一提到脑溢血,大部分人都觉得那是五十岁以上的患者才会得的病。但是近些年,因为不好的生活习惯,脑溢血的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34岁的患者小刘,前段时间因为医院神经外科病房。三年前,小刘就曾经因为脑溢血住过一次院,这次之所以再次入院,还是跟他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
患者小刘:
每天工作就是坐在电脑前,一天八个小时,外加两天抽一包烟。
以往脑溢血是五十岁以上患者的专利,但是现在,每个月神经外科病房都会收治一些三四十岁的患者。
神经外科主任李旭琴:
这个患者,他是每天八到十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累了就抽抽烟,实际上劳累、吸烟,对脑血管是危害极大的。
脑溢血年轻化的罪魁祸首有很多,比如说抽烟、长时间枯坐、缺乏锻炼、油腻的饮食和越来越晚的休息时间,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喝酒。
尤其是喝大酒的时候,对血管危害也很大,因为我们知道在喝酒的同时,肯定休息也不好,所以说像这样的患者,也是涉及到生活不规律。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医生提醒,要预防脑溢血,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同时,还要控制住血压,不要两天打渔三天晒网。
可能很多人对高血压没当回事,量量血压高了,吃点药,血压一好了之后,就把药放下了,实际上高血压的调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预防脑溢血,血管崩溃前的10个征兆!
据《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而现有脑卒中患者则高达多万。
其实,在脑溢血发病之前,是有一些先兆表现的↓↓↓
1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
2眩晕难受
专家介绍,很多人在发生脑溢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
3一侧麻木
很多脑溢血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4眼前蒙黑
突然一过性的眼前蒙黑,或者一只眼睛出现识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这些都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千万不能大意。
5舌根发硬
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6经常呛咳
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先兆。
7哈欠连天
一些病人还介绍,他们会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禁自地打哈欠。其实,这正是大脑缺氧的征兆。
8握力下降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还伴有讲话说不清楚。
9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就要小心了。专家介绍,高血压患者经常鼻出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10白天嗜睡
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10个症状有3个就要小心了!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3个以上症状,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就要小心了。如果症状较轻,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千万大意不得。一旦错过治疗就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预防脑出血,记住这4点!控制好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预防脑溢血主要是要控制好血压。控制血压主要是要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即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
保持情绪稳定
高血压的发生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
防止身体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能诱发脑出血。
注意季节保护
寒冷的冬季正是脑中风多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
其实大家都知道,很多疾病都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你不爱护自己,那毛病就会找上门来。所以,管住嘴、迈开腿,早睡早起,这样的话,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应该听。
来源:大连广播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sbj/1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