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2月10日讯59岁的王女士,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神志不清,还伴有恶心呕吐、无法言语,右侧肢体也出现了明显的活动障碍。
泰安医院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了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脑内出血”,评估病情并结合家属意见,建议手术治疗。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为王女士实施了“颅骨钻孔引流术+颅压监护探极置入术”,手术非常顺利。
术后,医生根据颅内压监测数据,精确调整治疗方案以及药物剂量。患者意识逐渐清晰,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神外“天眼”——颅内压监测技术
颅内压升高是脑创伤后的常见表现,极易造成继发性脑损害,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水平是判断颅脑损伤的重要指标,高颅内压被普遍认为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颅内压监测已作为一项重要监测手段应用于临床,被称之为神经外科的“天眼”。
颅内压监测优势
脑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术后仍有可能继发脑出血,通过颅内压监测,医护人员可及时监测颅内压力和温度,对病人颅内压变化进行分析,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精准判断患者预后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全县最大的颅脑创伤救治中心,在颅脑创伤的诊断、手术及药物治疗上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建立了由急救中心-CT室-神经外科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的绿色通道,保证了颅脑创伤的及时救治,大大降低了颅脑外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团队开展了显微镜下脑膜瘤、胶质瘤切除术、小脑肿瘤切除术、脊髓肿瘤切除术,神经内镜手术。此外,科室还开展了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以及植物人促醒、偏头痛、帕金森病、面瘫的系统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射频热凝、球囊压迫治疗等手术。
除此之外,科室注重微创介入技术的开展,成立脑卒中介入团队,卒中介入组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术可诊断脑血管疾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开展了急性脑梗死血管内取栓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基底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椎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锁骨下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让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高水平专业治疗。(通讯员孙峰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fzz/1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