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届奥运会上,运动员受伤或者遇到突发健康状况的事件是见怪不怪了,单单是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已接诊受伤运动员例。体育运动难免会碰到各种健康意外状况,轻则皮肉伤,重则可能危及生命,下面让我们看看常见几种意外该如何急救吧!
首先是运动猝死,在我国每年有很多人,因为各种突发原因猝死。运动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的疾病,指的是运动过程中或者运动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出现的非创伤性死亡。常见症状有,胸闷、气短、哗哗流汗等。遇到这种状况我们首先平躺,然后喂硝酸甘油,立刻拨打进行手术。想在运动过程中远离猝死,平常我们应该定理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运动前也要热身,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在运动结束后也应该及时补充能量,补充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等。
扭伤和跌倒也是常见的运动受伤。扭伤之后,受伤部位周围的肌肉会感觉疼痛且难以活动,关节处可能会肿胀,皮肤表面可能会产生淤青,不能负重行走,用手按压受伤部位会有疼痛。扭伤后我们可以:在24小时内,可用毛巾包裹冰袋或用冰镇矿泉水冰敷扭伤的位置,绝对不要热敷。连续冰敷不能超过24小时;也可适当垫高受伤的部位(比心脏位置高)以减少肿胀;可以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果出现扭伤后不能动或者一动特别疼,我们应该尽快就医。预防扭伤,我们可以: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加强肌肉力量;尝试做一些加强平衡能力的运动,比如瑜伽;下台阶或体育活动时,多注意安全;从事强度略高的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时,要做好热身运动,佩戴护踝。
跌倒轻的可能只是皮肤擦伤,严重的跌倒可能造成骨折、脑出血。跌倒后,我们不要惊慌,先不要动,趴在地上求助他人;如果身边没有人,可以身体缓慢活动,评估自己是否受伤;若不能活动,应该尽快联系。
在运动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低血糖。有人会觉得“空腹运动”比较好,但其实这会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的症状出现。低血糖常见症状有虚汗、头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遇到这些症状,我们应该停下运动,迅速补充含糖食物或者饮料。在大多数运动前,我们可以在运动前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对于运动员来说,既要消耗大量体力,还要求大脑保持注意力集中。这样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消耗大量的糖原,肯定是建议补充一定的碳水,中途休息的时候都得再吃点。
以上的运动自救方法学到了吗?我们在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时不要;惊慌,先尝试自救,如果不行必须马上拨打,或尽快就医。#百里挑一#
参考文献:
[1]运动损伤后的反应及心理干预措施张立飞;袁婷
[2]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黄学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fzz/1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