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芝士片,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为你好”。
“为你好”这三个字你听得多吗?听谁念叨得最多?是父母?还是伴侣?
你听到这句话的反应是怎样的?是不耐烦?还是点头承认?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你好”这三个字吧!
我相信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够明白“为你好“这三个字的含义,毕竟,这个短语挺好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频繁用到。例如,“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
而当我们听到这句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处的场合通常是在被规劝,或者规劝别人……
那么,当我们面对“为你好”的强迫时,我们应该怎样?我们能怎样?
我的回答是:当你面对他人“为你好”的强迫时,请选择性接受!
4月2日,浙江丽水一名运输司机在运输途中身体不适、精神状况不佳。
执勤交警王振江认出司机在前一日曾卡在隧道路段,也看出了司机不佳的精神状况。他询问了司机是否身体不适,在司机做出“只是头有一点点痛”的表示之后。
他极力劝导司机“我感觉你和中风的前兆很像,叫过来,中风了你这一辈子就毁了。我帮你把叫过来,命总比钱重要,你去看一下。”
经过检查,司机确诊为“脑出血”,确实是中风的前兆。
就这样,一个略带“强迫性”的“为你好”成为了救人的关键。当然,司机不冲动、不莽撞的性格也是他能够得到及时医治的重要原因——听人一句劝,救了自己。
这种来自警察的“强迫性”为你好,值得接受、值得相信。
但同时,面对不知身份的陌生人,我们要时刻警惕,警惕“要付出成本”的“为你好”。
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泄露是防无可防的事。因为当我们想要使用某款应用、想要进入某个付费场所时,信息的提供是避无可避的。
所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这种事在中国,几乎每天都有人正在经历。而被诈骗人被诈骗的理由,大多数都是——相信了他人的“为你好”。
可能是“带你赚钱,为你小钱变大钱”,可能是“为你洗清来自所谓“警察、法院”的怀疑”。总之,他们是“为你好”。
那么,当我们面对父母的“为你好”时,我们应该怎样?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认为对的选择,可能是听取父母的建议,认真思索然后做出选择,也可能是认为父母的做法完全无理,毫无益处。
总之,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与他人无关。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终归是要自己一个人走的。
但我还是想和大家说:
面对他人的“为你好”的强迫,请认真思考,你是否要为此付出代价?
如果他人的“为你好”,于你来说全无害处,或许,你可以认真考虑一下,不要一口否定和拒绝。
如果他人的“为你好”,需要付出生命、财产的代价,请你认真思考,稳重对待。不松懈、不轻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fzz/1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