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性命的脑出血


在我国每年约有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就是指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指供应脑组织的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脑内细小动脉血管壁比较薄,如果长期承受着压力较高血流的一次次冲击,血管可以发生外观的异常改变或者坏死,甚至慢慢鼓出一个小包来,叫微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时就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微动脉瘤破裂会造成脑内血肿。就像在豆腐脑中扔进去一颗鸡蛋,鸡蛋周围的豆腐脑被压迫受损伤了。鸡蛋越大,脑组织的损伤越大。

脑出血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伴半身不遂、语言表达障碍、站立不稳、行走不稳,甚至短时间内陷入昏迷状态。脑出血总体预后较差。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预防脑出血呢?1.将血压控制在/90mmHg左右的理想水平。尤其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应该每年监测血压,如果有高血压病史,应该规律的口服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平稳,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注意降压不要过快。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避免劳累、熬夜、吸烟酗酒,寒冷天气注意保暖,清淡饮食、预防便秘。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长期精神紧张。

4.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fzz/124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