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代谢症候群,经常伴随高血压、肥胖及三酸甘油脂过高等问题,根据显微镜观察也证实,高血糖会对血管造成发炎反应、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容易凝集、胰岛素阻抗等影响,这些因素将导致动脉血管硬化、血管狭窄、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循环不良,最后损害器官。
糖尿病患特别容易发生中风
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的机率,远远高于正常人好几倍,血糖浓度持续高涨将会导致心血管、脑血管和周边动脉血管加速硬化,患有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动脉硬化与器官损伤程度就越严重。
因此,经常口渴、喝很多水、排尿量大增、食量大的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血糖值;中年过后肥胖、腰围过大者、有家族糖尿病病史者或经常感觉手脚麻痺的人需要提高警觉,定期做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才能即时治疗,进而预防中风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缺血性脑中风
脑中风可以分为出血性脑中风以及缺血性脑中风,糖尿病会增加缺血性脑中风发生的机率,例如小洞梗塞及大血管栓塞,而对于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影响则较小。
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溢血,为脑血管破裂而导致,除了血管供应的脑组织坏死,有时血块还会压迫到正常的脑组织或引起脑压升高,例如:脑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而最容易导致出血性脑中风的病症就是高血压和脑血管瘤破裂。
缺血性脑中风可分为脑梗塞、脑栓塞与短暂性脑缺血。如果是由脑内的血管硬化所造成,就称为脑梗塞;如果是其他器官的血块流到脑部而造成阻塞,则称为脑栓塞。
造成脑梗塞或短暂性脑缺血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血管过于狭窄,使血管分布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缺氧;当细胞缺血、缺氧到某一个程度时,便会造成不可逆的细胞凋亡和永久性的神经缺陷。例如:动脉硬化症、心律不整(心房纤维颤动)和心脏瓣膜疾病等等。
短暂性脑缺血通常会造成短暂的视力丧失、肢体半瘫或麻痺、失忆、失语等症状,称为一过性发作,这些症状每次发作的时间从数秒钟至12小时之久不等,通常在24小时内就会自行消失。一过性缺血性发作(简称TIA)虽然没有留下后遗症,却往往是脑血栓的前兆,千万不能对它掉以轻心。
中风的多种表现症状
脑中风症状的轻重及復原情况通常和病变、阻塞的脑血管大小有关。血管的阻塞又细分为小血管阻塞、分支血管阻塞和主干大血管狭窄、阻塞三种,这三种血管阻塞都很有可能产生急性半边肢体瘫痪等症状,而分支血管或主干大血管阻塞时,会同时伴随其他症状。
随着不同的脑部血管阻断位置,中风有多种表现症状,通常都是突发性的,比较常见的异状像是肢体无力或麻痺、脸部歪斜、视野缺损、言语障碍、另一侧肢体失用症、神智不清、小便失禁等。
而小血管阻塞所引起的无症状脑梗塞(小洞性脑梗塞)则不会产生这些症状,无症状脑梗塞之所以又称为小洞性脑梗塞,是因为它是由人体的小血管或微血管阻塞导致的脑梗塞。
此种类型的患者,其健康将会呈渐进式地恶化,像是反应越来越缓慢、行动越来越僵硬、口齿逐渐不清。医学上,中风的检测项目包括电脑断层扫描、多功能颈部和颅内超音波、核磁共振影像、单光子核医摄影等,适时使用精密的设备和仪器,有助鑑别中风程度,瞭解病情的发展方向。
控制血糖值,治疗中风
由糖尿病造成的中风,其治疗上必须兼顾高血糖的控制和大脑损伤的修补,严加控制血糖,将可以有效降低微小血管的併发症。建议先以饮食控制、改变生活型态来做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若升高的血糖无法控制时,务必得再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是注射胰岛素来急速降低血糖;此外,水分的摄取要足够,但千万不能过量,以免加重脑梗塞后周围神经组织产生的水肿现象。
未曾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阿斯匹灵(Aspirin)作为初次预防的措施,不过最好还是请医师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及血压等状况仔细评估,再考虑是否使用阿斯匹灵Aspirin)。已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的病患可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低剂量的阿斯匹灵(Aspirin)来预防。至于曾经发生出血性脑中风或中风型态不明的糖尿病患者,使用此药物须谨慎评估,因为这一类的药物有可能会增加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率。
不限年龄的脑中风
脑中风并非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各种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根据统计,年轻型中风族群的年龄甚至是小于45岁,而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可能为颈动脉剥离、血液凝固异常??等等因素。
糖尿病合并症—心血管疾病
年龄越大,罹患狭心症的机率也越大。根据统计,美国每年超过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1/4的人为无预警的发作后,在短时间内死亡;近30年来,因为针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有长足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达30%之多,但中年以上的人口中,心血管疾病仍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狭心症=冠状动脉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心脏肌肉因为冠状动脉狭窄、血管硬化及弯曲,造成血液循环不足所导致的疾病,也称为狭心症。近年来,由于国人饮食习惯西方化及工业化的结果,狭心症病人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其发病机率更高居国人心脏血管疾病的第三位,仅次于高血压以及脑中风。
狭心症又称为冠状动脉心脏病,通常是在抽烟、运动、紧张、饱食前或寒冷天气里,心脏需要更多血液供应时发作,病人都会有突发性的胸闷痛和压迫感,这种疼痛有时会延续到下巴或左手臂内侧,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药片后,上述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减糖好食材
菠菜
别名:飞龙菜、波斯草、鹦鹉菜、鼠根菜
味性:味甘、性凉0.9、g
营养指数表(g):热量21、kcal、水分92、g、蛋白质2、g、脂肪0.5、g、醣类3、g、胆固醇0、mg、粗纤维0.9、g、膳食纤维2.4、g、维生素A、、μg、维生素B、10.05、mg、维生素B2、0.08、mg、维生素C、9、mg、钠55、mg、钾、mg、钙77、mg、镁58、mg、铁2、mg
减糖功效:
1、菠菜含有铬和类胰岛素成分,能维持血糖含量正常,帮助改善糖尿病症状,尤其对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特别具有帮助。
2、菠菜含有铁质,有补血、止血的效果,可以改善人体贫血、低血压症状。
3、菠菜中含有檞皮素、叶黄素、类胡萝蔔素等营养成分,能增强免疫能力,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饮食小叮咛:
1、菠菜含有草酸,容易与其他含钙食物结合成为草酸钙,造成泌尿系统结石,最好在食用前先烫煮约一分钟,让大部分的草酸流失后,再进行烹调。
2、菠菜性寒凉,肠胃虚弱者不宜大量摄取,经常腹泻者最好少食用。
3、菠菜不要搭配韭菜食用,以免加重人体腹泻的现象。
4、肾脏功能衰弱者,亦不宜大量摄取菠菜。
蒜蓉菠菜
造血补血,增强免疫功能
材料:菠菜半斤、蒜2粒、油1匙、盐巴适量
减减糖功效:
菠菜中具有类胰岛素成分,可以有效维持血糖含量,帮助改善糖尿病病情。
菠菜中含有维生素B、群,与大蒜搭配食用,可以消除疲劳。
大蒜中含有蒜素与杨梅素,能促进胰岛素作用,调节血中糖分。
烹饪步骤:
1、将菠菜在水龙头底下沖洗干净,避免叶片表层有农药残留。
2、用刀子将菜叶切小块;或者是直接用手将菠菜叶撕成小块。
3、将大蒜放在砧板上面,用菜刀的一面轻拍,拍成碎碎的蒜蓉。
4、取一锅子,开火加热,热锅后倒入食用油,丢下大蒜块,稍微爆香。
5、丢入菠菜叶,拌炒一下下,、撒进适量盐巴调味,即可盛盘上桌。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kfhl/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