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病及其他病症高发期,乘客若在公交车上突发急病,驾驶员在第一时间进行救助,会为病患争取到宝贵的救援时间。11月14日,交运温馨巴士联合青岛市急救中心,共同组建岛城首支由公交驾驶员组成的“温馨急救队”。针对冬季多种突发疾病,培训医师现场讲解了如何初步辨别病症,“对症下药”开展相关急救,让急救队员掌握正确、科学地的急救技能。这支急救队首批成员为30人,后期将逐步吸纳更多公交驾驶员加入。
公交驾驶员学习急救知识
公交车驾驶员紧急“救人”
11月14日上午,在北宅公交枢纽站,交运温馨巴士联合青岛市急救中心开展了一场急救演练,模拟乘客在公交车上突发疾病的场景,由驾驶员采取相关的急救措施。
“不好了!车上有人晕倒了!”当日上午10点,在一辆路公交车上,满载乘客的车厢内突然有人大喊呼救,只见一名男乘客突然倒地不起,浑身不断地抽搐。驾驶员董元进立即将车停好,到车厢内查看情况。车内的其他乘客也非常热心,帮助董元进一起对病人进行救助。一名乘客首先拨打了急救电话,与此同时,董元进用力掐发病乘客的人中,希望帮他苏醒,另外一名乘客想要将病人的嘴掰开,以免他咬到自己的舌头。
方法正确才能有效救援
当董元进表示自己救助结束后,市急救中心的培训医师李斌表示,董元进在救助时出现了一些常见问题。李斌讲解道,现在在救助时,不提倡掐人中,因为这样可能引起病人呼吸道闭塞造成窒息,更重要的是不要用力去掰病人的嘴,以免伤害下颌处的软组织等部位,造成其他伤害。此时需要将病人放平,捏虎口处的合谷穴,以缓解病人症状。
李斌介绍道,平时在公交车内,比较常见的情况主要分两种。一种为“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脑血栓和脑出血。在这种情况发生时,驾驶员可以用一种很简便的“中风”判断法,来判断病人的发病情况。“1”即让病人笑一笑,看一下病人的两侧嘴角是否对称,如果不对称,则为发病症状;“2”为让病人将两只手在身前平举坚持10秒钟,如果有一侧坚持不住落下,则为发病的症状;“0”则是让病人重复一句话,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病人无法完整重复,则为发病症状。以上三条,如果有一项无法完成,脑卒中的发病可能性为72%,两项及以上,发病可能性就高达85%,非常危险。如果基本确定病人是“脑卒中”,需要将病人放侧卧位,并令人在旁看护,静待急救人员到来。
李斌说,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乘客倒地昏迷不醒,此时需要先观察病人是否还能正常呼吸,拍打其双肩大声呼叫,看其是否有意识,如果逐渐恢复意识,则用“中风”判断法进行判断;如果已经昏迷不醒,则病人可能出现了心脏呼吸骤停,驾驶员可以默数至,如果病人出现了“叹气样呼吸”,每分钟仅有6次呼吸,则需要进行心肺复苏进行救助。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一定要注意按压的正确位置、按压速度、按压深度以及需要病人的胸部需要充分回弹,使血液回流。在等待救护车期间,需要几个人轮换施救,每两分钟更换一次,更换间隔不超过5秒,连续按压,直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首支“温馨急救队”正式组建
14日,交运温馨巴士联合青岛市急救中心,共同组建了岛城首支由公交驾驶员组成的“温馨急救队”,首批队员为当日接受培训的30人。
据交运温馨巴士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支“温馨急救队”是岛城首支全部由公交驾驶员组成的急救队。后期温馨巴士将会和市急救中心长期合作,定期对各条公交线路的驾驶员进行实景培训,不断扩大“温馨急救队”的规模,并逐步扩大救助范围。通过对驾驶员的不断培训,让他们掌握足够的急救技能,不仅在车厢内能有效地救人,在平日的生活中碰到紧急情况时,也能够挺身而出,发挥“温馨急救队”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jbby/1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