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高压氧治疗脑梗塞有新的评价工具


病史特点如下:

患者XXX;男性患者,65岁,因“右上肢体乏力一月加重一周”入院。患者一月前突然感觉右上肢乏力,当时未引起重视,一周前病情加重,不能行走伴言语不能,医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治疗。拟“急性脑梗塞”收入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神清,血压/80mmHg,失语,右侧上肢近远端肌力0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阳性。入院头颅CT示:两侧额叶及左侧顶叶脑梗塞,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高压氧治疗前神经系统简单查体无明显变化。高压氧治疗六次后,神经系统查体也无明显变化。头颅MRI+MRA示:左侧额顶叶、左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塞;左侧大脑中动脉近端及远端闭塞,脑内动脉多发节段狭窄。图片如下:

头颅CT灌注成像如下图:

高压氧治疗32次后,神经系统查体:失语明显好转,可以交流,右侧上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0级,下肢肌力5-级,左侧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阳性。头颅MR灌注成像如下:

总结: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改善侧枝循环是治疗目的。本例患者治疗效果好,主要是侧枝循环后期建立的比较好,头颅功能灌注成像可以反映患者侧枝循环的变化,头颅功能灌注成像指标包括血流量(CBV)、血容量(CBF)、血流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定量指标。CBV指一定区域内脑组织的血容量;CBF指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区域脑组织的血流量;TTP指造影剂在脑组织内到达峰值的时间;MTT指造影剂在脑组织内从动脉到静脉的时间。首次灌注成像指标比值如下:CBF=0.;CBV=1.02;MTT=2.39;TTP=3.33;高压氧治疗结束后灌注成像指标比值如下:CBF=0.;CBV=1.03;MTT=1.21;TTP=1.31;前后二次灌注成像对比后发现CBF略下降;CBV略升高;MTT明显下降;TTP明显下降;MTT和TTP明显下降,反应微循环改善明显,侧枝循环建立良好。脑梗塞高压氧治疗,效果一般从查体和量表主观性评价的比较多,往往缺少高质量的客观指标,本例患者治疗效果非常好,主观判断上有非常大的变化,客观上指标改善也比较明显。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年中治疗,其中推荐意见中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高压氧治疗脑梗塞可以对侧枝循环影响出发。用头颅功能灌注影像做点高质量的定量分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jbby/137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