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奶奶今年70岁了,身子骨硬朗得很。她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饭后都会吃上一粒阿司匹林。张奶奶坚信这样能软化血管、让自己活得更长。这天,儿子带着小孙子来探望她,正巧看见她在吃药。“妈,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儿子紧张地问。“没事啊,我就吃个阿司匹林。”张奶奶轻松地回答。“你没病吃什么药啊?”儿子不解。“预防心血管疾病嘛,大家都说吃这个好。”张奶奶坚持道。儿子皱了皱眉,“妈,是药三分毒,你没病吃药反而可能吃出问题来。”张奶奶不以为然,“我那些老姐妹都这么吃,也没见谁有事。”儿子无奈地摇了摇头,“那她们真的都健康吗?你确定这样吃药真的对吗?”健康老年人吃阿司匹林,真的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吗?
01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不仅能软化血管,还能延寿?
阿司匹林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神药”,据说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延长寿命。这种观念在中老年群体中尤为盛行,许多人每天都坚持服用一片。然而,对于阿司匹林是否具有这些神奇的功效,科学界的看法却并不一致。首先,阿司匹林的确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它的化学成分乙酸水杨酸具有抗栓、防癌、抗炎镇痛以及降低心梗死亡率等多种功能。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然而,这种效果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研究发现,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而言,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并没有明显的益处。相反,这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后,胃肠道、大脑等部位出血的风险却会显著增加。因此,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并不建议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将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药物。更重要的是,药物本身并非没有副作用。对阿司匹林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出血、大脑出血等。因此,在考虑服用阿司匹林之前,个体应该权衡利弊,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
02
研究发现:老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更安全
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而言,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更为安全有效。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研究涉及了名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名患者每天服用50mg的阿司匹林,而名患者服用mg的阿司匹林。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每天服用mg的患者,服用50mg的患者总出血风险降低了67.1%,轻微出血风险降低了73.8%。两组患者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胃肠道不良事件的风险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这项研究表明,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每天50mg)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是安全而有效的。王冉冉医生指出,老年人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病史来做出决定。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已经确诊患有冠心病、脑梗、或者严重颈动脉狭窄等疾病,而且没有明显的禁忌症,那么服用阿司匹林是有必要的。对于那些没有这些疾病,但是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家族病史等危险因素的人群,需要综合考虑个人情况来决定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群,则可以先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来控制身体各项指标,而不必立即依赖药物预防。
03
阿司匹林,同这4种药一起吃相当于吃毒药?
值得警惕的是,阿司匹林与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着不良的相互作用,这样的搭配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01阿司匹林+布洛芬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在体内会竞争同一种酶的结合位点,因此当布洛芬释放时,会抑制阿司匹林的作用,降低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削弱阿司匹林的效果,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02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会增加胃粘膜的损伤风险,甚至可能诱发胃部疾病。03阿司匹林+降糖药阿司匹林本身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与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血糖过低,甚至昏迷。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特别需要谨慎服用。04阿司匹林+抗痛风药一些抗痛风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会相互拮抗,失去原本的疗效,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提醒着我们,“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谨慎,遵循医生的指导。尤其是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健康和安全。毕竟,预防胜于治疗,谨慎用药远比后悔为好。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重庆焦点立场。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zzbx/1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