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中老年人。随着生活压力及习惯的改变,本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此病冬春季易发,常因情绪激动、用力解大便,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等因素引起血压瞬间剧烈升高,导致长期高血压引起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

临床表现

此病发病急骤,出血量少时可仅表现头痛,失语、恶心、呕吐,随着出血量增多开始出现意识障碍,嗜睡、烦躁甚至昏迷。若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

影像学检查

通过简单快速的头部CT平扫,我们可以准确的判断脑血量的部位,大小,形态。以便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治疗

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出血少,神志清楚的患者可接受保守治疗,如降低血压,控制脑水肿,运用止血药等。对于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10ml,神志不清的患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传统的开瓣、血肿碎吸及内镜微创治疗。今天我们重点谈谈我医院神经外科内镜团队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神经内镜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这是我们科引进的最新STORZ公司的高清仪器。

神经内镜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我科常见疾病如:垂体腺瘤,慢性硬膜下血肿,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出血等。因内镜同显微镜一样可以将局部放大,同时可通过微创通道进入深部脑组织操作,术中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神经功能。下面我们看看实际运用的效果。

病例一

女,62岁,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三小时,进行性意识不清一小时。

入院后查头部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达30ml左右,有急诊手术指征。

术前皮瓣的设计及实际骨瓣大小:术前根据患者CTA中矢状位血肿的位置、大小及形状,在左侧额部发迹内做U形切口,骨瓣大小约3cm*3cm,术后可将骨瓣归还,避免后期二次手术修补颅骨。

清除血肿后复查头部CT如下:可见基底节区血肿基本完全清除,出血点已充分止血,脑组织减压效果可。

此病人利用内镜的微创理念,在左侧额部利用U形切口,从额中回造瘘通道下清除血肿,瘘口大小约2cm*1.5cm,颅骨仅需打开3cm*3cm左右,术后还能将颅骨归还,避免了后期二次修补颅骨。此病人住院16天后出院,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肌力二级,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大大下降,给后期康复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病例二

男,56岁,因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5小时入院。入院时查头部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入院后进行性意识障碍,深昏迷,呼之不应,予复查头部CT提示颅内出血明显增多,必须立即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同样我们利用神经内镜通过在右侧额叶皮层造瘘,通过微创切口进入深部脑室系统,可以清楚的看见膈静脉、丘纹静脉及扩张的室间孔,在内镜下将右侧脑室血肿完全清除及将出血来源充分止血,通过扩张的室间孔将对侧血肿一并清除,术后脑组织减压充分,未见再出血。

此类病人在内镜技术开展之前,只能通过放置细细的脑室外引流管进行引流,短时间内无法将血肿完全引流,血肿长时间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及血红蛋白崩解后对脑组织二重损伤,致使患者死亡率极高。随着内镜技术的开展,通过急诊手术就能将血肿完全清除,脑组织瞬间减压,为后期康复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

总结:

1.高血压脑出血是我们神经外科的急症、亦是我们科的技术强项。脑出血患者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失语,对患者本人及家庭都带来巨大的伤害。

2.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可以选择传统开颅大骨瓣清除血肿,也可以行微创的方法如神经内镜进行手术;

3.相比传统开颅清除血肿,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的优点有:

①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脑水肿发生率小;

②观察更直接、更仔细,探查出血血管并有效止血;

③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和牵拉等,减少医源性损伤;

④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更早的进行康复锻炼,预后更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zlff/134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