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脑出血微创治疗酗酒篇一


脑出血是脑卒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据报道,其7d的病死率为36.4%,30d的病死率为50.3%,1年的病死率高达59%。20世纪90年代中期,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现象被发现。另外早期血肿扩大是增加致残率、病死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病情恶化的独立因素。

国内曾有学者指出,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是酗酒、肝功能损害和凝血机制异常等。慢性饮酒损害肝功能,使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因此酗酒和肝功能异常可能都是通过损害凝血功能而促使血肿扩大的。

近期我科收住多例脑出血发病的酗酒者,今天就一例脑出血微创治疗汇报如下,其治疗过程颇为艰辛,几度欲选择开颅手术治疗,还好一直用微创方法坚持下去,达到了治疗目的。

张某,以“突发性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瘫痪三小时”入院,BP/mmhg,浅昏迷,躁动,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巴氏征阳性。CT示:右侧基底节脑出血。既往:长期酗酒

入院后CT/12/:09

入科后积极术前准备,CT片示血肿分层,活动性出血不排除,考虑病人长期酗酒,慢性饮酒损害肝功能,使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凝血功能可能促使血肿扩大。考虑开颅手术中止血困难,环池显影,拟行钻孔置管引流。

术前再次复查CT/12/:09:中线移位较入院时明显。

床边行右侧经额钻孔置管引流,术中约30ml血性液溢出,不凝,初始压力较高,后渐下降至正常颅内压。

术后第一天,复查CT/12/:46,液态血肿排出。术后引流血性液约40ml.

术后应用3D重建,引流管位于血肿

红色的血肿剩余volume47ml,患者意识较术前好转,朦胧状态。

继续引流,复查CT/12/:24,看CT片血肿较昨日减少,约24小时引流液30ml。

进一步引流,同时调整引流管,复查CT/12/:46,看CT片血肿较昨日减少。

复查CT/12/:16,看CT片血肿较前台略有增加。无语啊!准备开颅,但再出血几率偏高,不可避免,犹豫中......。

还好,环池在,拔除经额引流管,经颞侧再置管继续引流!CT复查:/12/:26

/12/:36血肿较前明显减少

拔除引流管后一天复查/12/:25,终于松了一口气!开颅与不开颅纠结2周啊!

整个治疗过程,一直纠结于再出血、再出血、还是再出血,因为在既往的病例治疗过程中,有大部分酗酒者一是术中止血困难,需反复在术腔重复止血过程,二是虽然术中止血完美,但术后复查仍是部分渗血重新形成血肿或其他部位再出血,除了酗酒所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因素引起血肿扩大外,与血肿扩大相关的因素还包括血肿形状不规则、意识障碍重、出血量较大及有脑梗死病史等,但这些因素并不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国内有学者针对酗酒和脑出血血肿扩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无论是入院后24h,还是48h,乃至72h,酗酒史组与无饮酒史组对比,酗酒史组血肿扩大几率均远高于无饮酒史组。

总之,有酗酒史者在脑出血早期易发生血肿扩大,其对脑出血患者入院后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提醒:酗酒---让大脑更易受伤!治疗选择及过程更为艰难!

既往回顾

3D指导下小脑出血治疗一例

3D下的脑室出血

一例脑干出血3D下的两种术前规划

3D“坐标定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小脑血肿定位穿刺两平面法

经3D打印看颅脑损伤合并的齿状突骨折

脑出血3D定位6法

脑干出血---经后颅凹3D穿刺及探讨

脑干出血的微创治疗---由3D看经颞穿刺

3D虚拟下的脑干出血微创治疗

3D指导下桥脑出血---四脑室穿刺治疗一例

3D打印在三叉神经痛穿刺治疗中的应用

科室简介

作者:吴阳作者单位:医院神经外科

医院神经外科开放床位80张,内设民权县颅脑创伤救治中心、脑出血研究所(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本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拥有蔡司显微镜,脑室内镜、微创钻颅设备,蛇牌、西山等开颅设备,成功开展颅脑显微微创技术,立体定向脑出血微创钻孔、成功应用3DSlicer技术于临床。科室多人拥有神经创伤重症“5C”证及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证书。

医院神经外科.民权3D打印医学研究所现已开展3D打印穿刺导板,可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微创治疗更精准!3D打印颅骨模型,模拟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术前规划更直观,穿刺治疗更方便,减少术中操作时间,3D打印脊椎术前规划钉道,颅内肿瘤定位更精准.....,科技结合临床,个体化治疗,3D转化医学前景更广阔!

科室联系外二科--

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zlff/118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