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再这样了这个动作可能会害了宝宝


哭是人类的情绪表达方式,对婴儿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可能因为饥饿、寒冷抑或是情绪低落而放声大哭。

或是朋友家的小宝宝,或是自己的「熊孩子」,通常我们这些成年人一见到他们啼哭的可怜样,就忍不住想要去安慰安慰,试图在宝宝身上彰显我们的「魅力」,不过最拿手的好像就那么一招:晃。

刚开始的时候耐心地、轻轻地摇晃,动作轻柔而又充满爱意。

但如果婴儿仍啼哭不止,我们就会想:「哦~可能是我晃的太轻了?」然后很自然的加大我们摇晃的幅度,我们的目的很单纯:逗。其实就是希望宝宝能破涕为笑。

殊不知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变成「谋杀」。

婴儿的头颈很脆弱

轻微的摇晃对婴儿脑部神经发育也是有益的,但如果摇晃过于剧烈,婴儿的大脑、颈部可能会受到伤害。

根据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大脑重量占自身体重的27%左右;成年后,人类的大脑平均重量大约1.5公斤,只有自身体重的2.5%。

此外,出生5个月之内的婴儿,他们的大脑、颈部肌肉以及颈椎发育都不完善。

这些情况综合起来,就导致其头颈脆弱,更易受到伤害。

所以如果使劲地摇晃他们,会使宝宝的大脑和颈椎受损的风险大大提升,甚至还有个专门的名字来说这事儿:摇晃婴儿综合征。

什么是摇晃婴儿综合征?

所谓「摇晃婴儿综合征(SBS)」,在国外也叫「虐待性头部创伤」。与一般的轻轻摇晃不同,这种行为是指有意或无意地猛烈摇晃婴儿,从而使其出现脑出血、眼睛出血等情况,严重者可致死亡,即使是存活下来,长大后也很有可能智力低下、发育不良。

尽管摇晃婴儿综合症很早就有人记录,但真正从科学角度去认识它的时间并不长,因为从外表来看,患儿没有被虐待的痕迹或体外创伤。

十多年前,英国的一场官司让摇晃婴儿综合征家喻户晓,并使得人们能够从科学角度上去认识它:

年,英国保姆LouisWoodward被指控谋杀一名年仅8个月大的婴儿Eappn。但是Eappn死时并无明显外伤,律师和医生在漫长的求证中才发现,孩子的死很有可能是保姆使劲摇晃其头部所致。尽管最后真相大白,确实是保姆所为,但Eappn却已离开人世。

从那之后,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名号才渐渐被世人提起。

猛烈摇晃的后果有多严重?

猛烈摇晃婴儿能破坏婴儿正在发育的大脑,脑部血管通常在剧烈摇晃下被撕裂,从而出现脑出血以及眼睛出血等症状。

根据美国国家摇晃婴儿综合征中心(NationalCntronShaknBabySyndrom)的资料显示,每10万名两岁以下的婴儿,就有16~33名婴儿会出现摇晃婴儿综合征,在这些婴儿当中,又有大约1/3的婴儿情况会比较严重,甚至死亡。

在摇晃婴儿综合征受害者中,男婴要比女婴的比例高很多,占了61%。

统计的资料还显示,大约有41%的婴儿,曾遭受二次伤害,细想一想,有了一次还有第二次,这就得属于有意虐待了吧。

很多婴儿遭到伤害之后,有幸从死神手中捡回一条命,但是他们在智力乃至于身体发育方面,都很难再正常发展了。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甭管孩子是谁的,一定不要用力去晃!

1.长点儿心吧

大多数这种悲剧的发生其实还是出于成人的疏忽和无知,看着孩子哭了,总就想抱起来晃晃,初心是好的,但总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如果晃,请轻晃。

2.高抛低接?

有一种做法估计很多人都做过,或者被做过:举着孩子一把抛到天上,再硬生生接住,就是想让宝宝破涕为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同时接住孩子的身体和头部,会使得孩子的头部依赖惯性向下运动,那就很容易导致头部和躯干的错位,造成严重的伤害。

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颈部肌肉和颈椎没有那么强劲,这个动作,最好还是别再搞了。

3.小心「坏叔叔」

我不会去说「人心叵测」,但确实有一小撮人故意而为之,造成了悲剧的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是情绪没控制住,或者是心理着实有些问题,还有一些竟是「后爹」!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严厉谴责!绝不嘴软!然后送给警察叔叔或者正规精神机构进行深入探讨。

4.荡秋千都不行?!

其实说起来,荡秋千、摇摇车的原理也类似。所以当我们陪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即使他们哭喊着想去玩,也不要轻易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在确保安全或者有成人亲自监护的情况下,才可以让他们玩耍。

话说到底,我们这些做叔叔阿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成年人们,还是长点儿心吧,别动不动拿着人家孩子就晃,小心出大事。

责任编辑:王昌辉、Hugh

图片来源:rf.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yzn/72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