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他汀治疗并未改善急性卒中结果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发病后给药,早期给予轻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药物的获益并未在90天的功能性结果中有所体现,尽管这项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有待商榷。

来自日本兵库医科大学的ShinichiYoshimura博士在国际卒中大会上指出,在卒中发作的24小时内给予他汀药物并未改善改良后的Rankin评分分布(调整后0.84;95%置信区间:0.53-1.30)和大部分次要结果。而唯一能够说明早期给予他汀药物可使患者受益的证据则为21天后两组患者的LDL胆固醇水平均有所降低,但是相比于较晚给予他汀药物的患者,早期用药患者的LDL胆固醇水平更低(71.2VS.83.3mg/dL;P=0.)。来自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BruceOvbiagele博士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这项发现尤为重要。他说道,卒中预防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二级预防,而这样的结果表明,早期给予他汀药物可使患者的LDL胆固醇水平尽快达标,这也正是二级预防的意义所在。Ovbiagele博士还补充说,医院就开始用药,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该患者出院后也需要用药。在谈及为何该研究未能体现早期给药带来的功能性结果获益时,Ovbiagele博士指出,该项研究纳入的患者卒中情况相对较轻(NIHSS平均分数3),因此给予他汀药物的强度较低。Ovbiagele博士又说,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试验,纳入那些患有严重卒中的患者,并给予高强度他汀(阿托伐他汀80mg/天或瑞舒伐他汀20或40mg/天)。另外,鉴于动脉硬化性卒中患者可能会从中受益,卒中的种类也很重要。如果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种形式选择受试人群,那么或许就可得出早期给予他汀药物的益处。

试验并未证实观察结果

多项观察性研究证实,在卒中急性期早期给予他汀药物有助于改善功能性结果。意大利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在72小时内对急性卒中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给予他汀药物,患者的神经性结果会更优。另一项研究则表明,慢性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头3天停止给药,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且死亡或依赖性风险更大。

为了探究在随机试验中的结果,研究者设计了ASSORT试验。这是一项多中心试验,纳入了名患有腔隙性、动脉硬化性卒中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并能够在入组后的24小时内口服药物。近半数的患者有血脂异常史,有13%~18%的患者在卒中发作前就开始服用他汀药物,约有8%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该项研究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20mg/天、匹伐他汀4mg/天、瑞舒伐他汀5mg/天。早期给药组在24小时内给予药物,后期给药组则在试验的第7天开始给药。

试验表明,就90天的功能性结果而言,试验亚组之间并无差别。另外,7天的NIHSS分数、不稳定心绞痛、继发缺血性卒中、非创伤性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不良事件、症状发展、肌肉骨骼不良事件、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没有较大变化。此外,Ovbiagele博士还指出,这项发现并不会改变美国目前的治疗方案,因为美国现行的治疗方案就是在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发作后尽快给予他汀药物,通常是在患者出院前。现有的AHA/ASA,对于早期管理急性缺血性卒中,并未提及他汀药物。同时指南还有一项Ⅱa等级建议,对于仍处于急性期的卒中患者持续服用他汀药物是合理的,即使他们之前已经服用他汀药物。

END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sbj/75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