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住院做这么多检查,内幕原来是


很多患者得了脑梗住院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断的做各种检查,CT做完做核磁,核磁往往还不止做一个,核磁平扫、核磁血管、核磁灌注等等,还要查心脏彩超、血管彩超、动态心电,各种“巧取豪夺”,还没开始治疗,费用蹭蹭的就出去了,这里面有啥“黑幕”?

下面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怀疑脑梗塞后要做那么多检查。

首先,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也就是脑梗塞和脑出血,脑梗塞和脑出血有时症状很相似,不是非常容易鉴别,而二者的治疗策略恰恰相反。因CT对急性出血的显示优于磁共振,又具有方便快捷检查时间短的优点,故一般首先需要行头CT检查排除脑出血,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做完CT排除脑出血后,按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就行了吗?没那么简单!同样是脑梗塞根据梗塞部位、面积不同结果是千差万别,轻的可能只是手足麻木,重度可以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磁共振平扫可以清楚地显示梗死部位范围,预测愈后,还可以区分陈旧性和新发脑梗。这就是同样是检查头部,为什么做完CT还要再做磁共振。

做磁共振平扫的同时往往还要做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都是头部磁共振检查有啥区别?有必要都做吗?明确梗死的部位后,大家肯定会关心这个问题“这脑梗塞是咋得的“,MRA等一系列检查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的。

脑梗塞按致病的原因又可以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原因型及原因不明型。针对大动脉硬化型要进行血管检查,血管检查包括头、颈两个部位,可选择的包括颈部血管彩超、MRA、CTA、DSA,具体哪种检查医院影像科的能力和病情需要综合考虑,另外对于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的检查还有功能MR(fMRI),有助于明确责任血管的情况。如果考虑心源性栓塞,还要进行心脏超声、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其他原因型包括自身免疫性、继发于血液病等,较少见,但在一些青年卒中要重点排查。

常见的大动脉硬化型又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等相关,这些要通过血化验来掌握;所有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这个化工厂的吸收、加工、代谢,代谢的废物又要经过肾脏这个下水道排出,所以治疗同时要监测肝肾功能,防控并发症、指导科学用药。这就是住院后抽血的目的。

诊断疾病就像侦破案件,各种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收集蛛丝马迹找到“真凶“,直达病因。医生也会根据病情对这些检查项目有所取舍,为患者减轻负担。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sbj/107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