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了,这不奇怪,慢性病是目前中国成年居民最主要、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等最常见,最容易被发现,所以慢性病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三高”、“五高”等。
慢性病死亡中前五位疾病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代谢疾病和消化系病,占全部慢性病死亡的94.89%。从年龄来看,慢性病是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死因,有81.94%的中老年人死于慢性病,而人口正逐步接近“超老年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加剧了慢性病的危害程度。慢性病有以下十大特征:
1.慢性病十分常见,几乎每个家庭都有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5%、高血脂40%、糖尿病约10%、脂肪肝20%~30%,患病率都很高,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一个家庭里,经常有一个或多个慢性病患者。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两个老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2.慢性病经常表现为“一人多病”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几种慢性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因为这些慢性病可能有共同的病因,遗传、胰岛素抵抗和生活方式不良等。
3.慢性病大多与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
慢性病最初也被称为“富贵病”、“文明病”,有钱、富裕并不是这些慢性病的原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肥胖、能量过剩、营养失衡、久坐、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才是大多数慢性病共同的罪魁祸首。有钱不一定有病,没钱也不一定没病。
4.慢性病慢性形成,急性发作或致死
慢性病是缓慢形成的,一般要经过数月、数年、数十年的发展,但最后往往是急性发作,甚至致死。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会让人习以为常,但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尿毒症、癌症晚期等则令人心有余悸,岂不知后者只不过是前者的急性发作/进展而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不重视前者,不解决前者,迟早会招致后者。
5.防控好慢性病,是长寿的关键
调查表明,86%的中国成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是过早夺走国人生命的主要敌人,所以主动预防不患慢性病,科学治疗控制慢性病发展是实现寿终正寝的关键。如果患病前不以为然,患病后听之任之或有病乱投医,势必早死。抛开慢性病防控谈健康长寿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6.从健康到慢性病有一段“过渡”时期
与急性病不同,慢性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在高血压之前有“正常血压高值”,高血脂之前有“血脂边缘性升高”,糖尿病之前有“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癌症之前有时有“癌前病变”……这些情形是从健康到慢性病的“中间状态”,要早发现(体检),早重视,早行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或服用药物),有机会避免进一步发展成慢性病。“过渡”时期或“中间状态”是防控慢性病的重要“窗口期”。
7.慢性病一旦出现,往往伴随终生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慢性病都有“特效药”,如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肿瘤也有很多疗法,如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痛风、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也有对症治疗的药物,但慢性病都很难以根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服药。
若你是高血压患者,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要坚持药物治疗,总的来说,高血压治疗需要根据年龄、体质、罹患疾病等多种情况,坚持“平稳、持续、达标”三个原则。推荐使用国药集团山西瑞福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平稳降压贴——贴在皮肤上的降压药,平稳降压,安全无副作用,高血压患者的福星!
8.战胜慢性病的方法不是根除,而是控制它们别影响寿命
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病必虚”,所以慢性病的调治需要一定的时间,它需历经治疗期、康复期,以后还要常做保健,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标本兼治,获得持久健康。战胜慢性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不患。如果已经患病,一方面要亡羊补牢,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减少油、糖的过分摄入;每周少开一次车,步行上班,锻炼身体;戒烟限酒,公共场所不吸烟,对二手烟的控制可以保障大多数人的健康权益,这才是我们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慢病的良好措施;另一方面要科学治疗,合理用药。
9.慢性病治疗不要相信偏方或“大师”
“偏方治大病”对慢性病来说都是吹牛皮。不问科学,一厢情愿地想根治,依赖一些所谓的“神奇疗法”,追捧偏方、“大师”等偏门左道,非但不能彻底治愈慢性病,反倒因为放弃了现代医学治疗方案,胡乱吃药或拒绝吃药,病情恶化,甚至过早离开人世。这种现象在癌症患者中十分常见,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有不少。得了慢性病千万不要怕,如何能有效的缓解以及治愈才是关键,平常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慢性病,并非一朝一夕即可治愈的,要有坚持长期治疗的心态,在这一过程中,营养对身体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是治疗疾病的功臣,只有通过营养调理,搭配合理运动,保持健康的心态去改善疾病,才能最终战胜疾病。
10.慢性病防控主要靠自己,医院或医生
预防慢性病主要靠科学饮食、合理营养、积极运动、良好睡眠和减少精神压力等,显然都要靠自己去落实。治疗慢性病也得患者积极配合,合理用药,定期检查,长期坚持。医生可以提供标准化的、符合相关指南或共识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配合,将于事无补。
北京那家白癜风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fzz/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