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打针吃药就能治偏瘫(病急乱投医)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生病了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打针吃药,得了中风偏瘫亦是如此。其实,对脑梗塞来说,如果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持续缺血超过6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还没有研制出任何有效的药物来救活这些脑细胞,所以打针吃药完全是忽悠人的。目前临床上证实,只有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康复治疗要等后遗症期才开始(白白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许多中风患者及家属错误的认为:康复治疗到后遗症期才能开始进行。这种观念让很多患者白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病后7~14天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脑梗塞患者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动动胳膊、拉拉腿(观念错误容易走弯路)这是非常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治疗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为之。■用力过度造成关节损伤(方法错误,造成新伤)当人体的感觉功能和肌肉张力正常时,肢体的运动会受到本能的自我保护。如果保护机制不存在了,任由外力拉到平时不能达到的活动范围,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就会受伤。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病早期肌肉松弛瘫痪,患者家属或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如果贸然在其患侧肢体不能主动做各种运动时帮其做过多的被动运动,就极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和骨折。虽然有些损伤较轻微,损伤后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等现象,但这些损伤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反复练习痉挛加重(康复训练并非力量训练)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如果使用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利用合适的康复仪器进行抓握训练,才能科学的控制训练时间,在痉挛期缓解痉挛,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偏瘫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多样化综合性强的康复训练手段才能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越好(“划圈”步态难看笨拙,跌倒造成二次伤害)正常人在需要向前迈进时能协调地将髋、膝、踝关节屈曲至适当角度,从而使该侧下肢长度“缩短”,轻松地把脚抬离地面。而偏瘫患者各关节均呈僵直状态,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费力地将下肢向上拉起。而这种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使该下肢顺利地向前迈出,还需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形成了偏瘫患者特有的“划圈步态”。如能在偏瘫早期借助足下垂助行仪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就能逐渐摆脱这种步态,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步行更平稳安全,避免走路不稳而造成跌倒,形成二次伤害。
内容转载自北京怎样治疗白癜风白癜风得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kfhl/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