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斑块会缩小吗


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颈动脉里长了斑块。

很多人担心,检查出颈动脉斑块后,是不是意味着脑中风会立刻到来?有没有逆转、缩小斑块的方法?

血液常年在血管里不断流动,血液里的脂质成分就会缓慢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

早期颈动脉斑块可能不会带来不适。但当颈动脉斑块到了后期,随着斑块增多,血管出现了严重狭窄,头部就会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

颈动脉斑块一旦脱落,就会顺着血流进入大脑,堵塞远端相对比较细小的血管,形成脑中风,也就是脑卒中,可能就会出现偏瘫、失语、口角歪斜,甚至意识障碍。

如果出现这三个症状,说明您的斑块可能是危险斑块,医院进行相应治疗:

症状一:一过性视野黑朦;

症状二:短暂的失语;

症状三: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逆转“斑块”的关键是控制胆固醇

现在通过有效的降脂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斑块就有可能会逆转。

为什么低密度脂蛋白,在血脂检查中这么重要?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通常称它为“坏胆固醇”,它是动脉斑块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当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后,会向血管内皮下沉积,连同其他物质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进一步发展会造成血管狭窄,阻塞血流,导致身体的组织器官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如果血管内皮破损,斑块破裂,进入到血液中,形成血栓,会引起脑梗、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但是斑块逆转是需要时间的,既往研究也提示,通过有效的治疗,斑块逆转时间大概可能需要1~2年,这个过程还需要去观察。

软斑块更容易逆转,如果斑块的表面不光滑、不规则,同时回声比较弱,这个时候的斑块往往更多是富含脂质,被称之为叫软斑块,这种斑块含有更多的脂质成分,所以更容易逆转。

稳定斑块,要进行综合的管理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稳定斑块的关键,也是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风险的。甚至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就有可能使斑块发生明显缩小,甚至逆转。

但并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者慢性贫血,甚至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所以,一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0.4mmol/L以上是相对安全的。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需要在生活调理干预的基础上,服用降血脂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通过综合干预的方法,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jbby/1620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