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话健康科学预防远离脑卒中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事实证明,国人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目前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脑卒中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即老百姓口中的脑梗塞和脑出血,其中脑出血占脑梗塞的大约六分之一,但脑出血更凶险,预后更差。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有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如年龄、遗传等;而有些因素是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来改变,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只有充分认识导致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避免它的发生。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血压每增高10毫米汞柱,脑出血发生率增加54%。由于长期高血压致小动脉硬化,血管管径变细,受到血流的机械冲击可发生微小动脉瘤。在有一些诱因如劳累、突然用力、生气等就可致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我国4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中接近一半以上可归因于高血压。2、糖尿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储存量减少,血脂升高,血液常呈高凝状态,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有报告显示我国成年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亿,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也是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3、血脂高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房颤我国4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2.31%。房颤可增加脑卒中尤其是脑梗塞发生风险。5、饮酒若少量喝一点酒可能有活血化瘀作用。但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尤其是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与不饮酒者或已戒酒者相比,大量饮酒可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6、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粘度增加,促进动脉硬化。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戒烟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并改善预后、降低复发。7、不合理膳食我国居民的膳食特点逐渐趋向于高热能、高脂肪和高糖模式,同时久坐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能量消耗下降,增加了慢性病的风险。与中国南方相比,北方传统饮食(以精制谷物和盐渍蔬菜为主)与脑卒中风险增加有关。8、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不仅能够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增加脑卒中风险,还能通过其他机制促进脑卒中发生。9、体力活动不足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脑卒中风险。10、心理因素研究报告指出重度抑郁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1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发生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与预后存在紧密关系。12、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二、如何才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1、严格监控管理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尤其是40岁以上,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有异常增高要按医嘱规律服药并监测治疗效果,切忌光吃药不监测。2、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均衡饮食,超重或肥胖患者要减肥同时保持健康乐观心态。3、预防医院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忌道听途说,私自乱用药。比如有些人把阿斯匹林当成软化血管药来服可能带来很多副作用,甚至增加脑出血的风险。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脑卒中危险因素普遍存在,我国脑卒中发病人数逐年增长并出现年轻化趋势。只要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熟悉危险因素,科学防治,就可降低发病率。希望大家重视预防保健,防治危险因素,远离脑卒中,拥有健康身体,享受幸福生活!作者简介:白映红,男,神经外科专业医学硕士。现任晋中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第九党支部书记,山西省省级科普专家,晋中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健康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抗癫痫协会癫痫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晋中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人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jbby/14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