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养生就得排毒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56268.html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的急危重症之一。而基底节区脑出血是HICH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出血量超过30ml的基底节脑出血大都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出血量为15ml-30ml的脑出血如何治疗呢?虽然这部分脑出血没有引起患者明显的意识障碍,经过非手术药物的治疗也能恢复到一定的程度,但是这样的出血量大都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面瘫、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其住院时间长、肢体功能运动、感觉等恢复慢,如何在精准治疗的情况下使颅内血肿减少而又不明显加重其创伤,达到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治疗的受益率大于创伤率,这是我们临床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精准医学理念的发展,我科应用数字化手术辅助定位系统于手术中,术前在计算机上精确设计并模拟手术方案,术中辅助指导将设计方案完整﹑准确地实现,所开展的3D导板定位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因其简单﹑安全﹑快速﹑损伤小的优势在我科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出血量在15ml-30ml的基底节血肿效果明显,现汇报如下:
王某,男,70岁,入院前感左侧肢体不适、无力、言语不清,伴头痛、头晕,入院后行颅脑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BP/96mmhg,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侧面瘫,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肌力2级。
入院时CT
入院六小时后CT,患者意识呈嗜睡状,颞部贴电极片外加体表标志
入院24小时后CT,患者较入院时意识变化不明显
CT室刻录患者入院后24的数据,血肿重建,与家属沟通病情,了解病情,计算血肿量volume:20ml.。
患者虽然血肿量为20ml,小于手术指证30ml,(手术指征如下:①幕上出血≥30ml,幕下出血≥10ml;②脑中线结构移位≥1cm;③脑室、脑池受压变形或消失的,尤以环池、第四脑室更须注意;④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瞳孔光反射迟钝,甚至瞳孔散大、反射消失的;⑤患者出现意识状态转差,如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的。)但其神经功能障碍明显,为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状,家属在3D下了解患者病情,商议后决定在3D导板下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
设计3D下导板穿刺血肿、模拟穿刺路径,红色的血肿,蓝色的导板及穿刺通道(侧面观)
模拟设计穿刺顶面观
穿刺方向
上机待打印的穿刺导板
打印成型的导板
术中穿刺按照设计穿刺路径穿刺血肿,引出血肿约10ml.
术后15小时复查颅脑CT
术后15小时依据复查CT3维重建,剩余血肿约9ml,引流管位于血肿中心。
穿刺路径依据术前设计可见穿刺引流管避开额窦
继续引流,行尿激酶血肿腔冲洗液化!
准确而安全的脑出血微创穿刺是保证疗效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但是临床上因为CT定位误差﹑术者操作偏差﹑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均可引起穿刺方向﹑距离等出现偏移,导致穿刺失败。我科现借助借助于数字化医学及3D生物打印技术,实现了个体化的微创血肿穿刺手术。
目前术中CT定位﹑计算机辅助引导﹑手术机器人辅助等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手术定位系统,但它们各有利弊。术中CT医院比较普及,设备价格便宜,但术中操作不灵活,需要反复调整穿刺,并且有射线辐射危害﹔计算机辅助引导虽然定位精确,术中可提供实时的图像支持,但价格昂贵,还需要安装定位装置﹔手术机器人是最新的术中定位手段,它克服了人手抖动缺点,定位精确,但价格极其昂贵,尚未普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手术辅助定位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手术,术前在计算机上可以精确设计并模拟手术方案,术中辅助指导医生将设计方案完整﹑准确地实现。
既往回顾
艰难的脑出血微创治疗---酗酒篇(一)
3D指导下小脑出血治疗一例
3D下的脑室出血
一例脑干出血3D下的两种术前规划
3D“坐标定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小脑血肿定位穿刺两平面法
经3D打印看颅脑损伤合并的齿状突骨折
脑出血3D定位6法
脑干出血---经后颅凹3D穿刺及探讨
脑干出血的微创治疗---由3D看经颞穿刺
3D虚拟下的脑干出血微创治疗
3D指导下桥脑出血---四脑室穿刺治疗一例
3D打印在三叉神经痛穿刺治疗中的应用
科室简介
作者:吴阳作者单位:医院神经外科
医院神经外科开放床位80张,内设民权县颅脑创伤救治中心、脑出血研究所(脑出血微创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本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拥有蔡司显微镜,脑室内镜、微创钻颅设备,蛇牌、西山等开颅设备,成功开展颅脑显微微创技术,立体定向脑出血微创钻孔、成功应用3DSlicer技术于临床。科室多人拥有神经创伤重症“5C”证及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证书。
医院神经外科.民权3D打印医学研究所现已开展3D打印穿刺导板,可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微创治疗更精准!3D打印颅骨模型,模拟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术前规划更直观,穿刺治疗更方便,减少术中操作时间,3D打印脊椎术前规划钉道,颅内肿瘤定位更精准.....,科技结合临床,个体化治疗,3D转化医学前景更广阔!
科室联系外二科--
重症医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zzbx/1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