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误区这么做不仅不能康复还会加重


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孙三峰

中风偏瘫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无数的痛苦与不便,为了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很多人都进行康复治疗。但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一定要选对方法,因为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无功,反而危害甚大,下面是中风偏瘫康复的六大误区。

1康复治疗不能早期开始

好多中风患者及家属都错误的认为:康复治疗不能早期开始进行,害怕导致病情加重,要等得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但是好多人都因为这种观点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一般来讲,脑梗死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24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可在病后一周内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2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上下肢被动活动

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不然的话,肯定会出问题的,比如好多患者都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这就是没有按照康复医师以及治疗师的要求做所致的,而且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病人这个上肢功能就很难恢复了。

3用力过度造成关节损伤

当人体的感觉功能和肌肉张力正常时,肢体的运动会受到本能的自我保护。例如,一位老年人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老化,平时手臂向前抬起时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只能达到度。如果手臂受到外力继续向上抬举,就会感到肩部疼痛,同时肌肉也会出现反射性收缩,以对抗不适当的运动。这就是自我保护。如果保护机制不存在了,肩关节任由外力拉到平时不能达到的活动范围,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就会受伤。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病早期就处于肌肉松弛瘫痪的状态。患者家属或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希望其早日恢复运动功能而贸然在其患侧肢体不能主动做各种运动时帮其做过多的被动运动,就极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和骨折。虽然有些损伤较轻微,损伤后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等现象,但这些损伤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

4反复错误练习加重痉挛

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有害。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但是,如果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偏瘫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5过早进行错误的步行练习

偏瘫患者如未经合理的训练而急于开始步行练习,则会出现典型的偏瘫步态。正常人在需要向前迈进时能协调地将髋、膝、踝关节屈曲至适当角度,从而使该侧下肢长度“缩短”,轻松地把脚抬离地面。而偏瘫患者各关节均呈僵直状态,足尖下垂,使得患肢“加长”,抬离地面困难,只能借助向对侧倾斜躯干同时骨盆上提的力量很费力地将下肢向上拉起。而这种拉起的幅度十分有限,仍不能使该下肢顺利地向前迈出,还需向外侧划弧线后再落回身体前方。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是典型的误用综合征表现。其根本原因就是不当训练加重了负责下肢各关节伸展的肌肉痉挛,使得关节屈曲动作很难完成。如能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运动协调的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则能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效率。

6迷信保健品和偏方秘方

有的患者和家属觉得康复训练效果缓慢,而且费时费力,听信广告或者推销人员夸大疗效的不实宣传,服用不正规的保健品和一些所谓的偏方秘方,结果耽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留下很多后遗症,悔之晚矣。康复之路很艰苦,需要辛苦的付出和汗水,需要循序渐进,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一劳永逸的偏方秘方。

得了脑血管病并不可怕,一定要走出中风偏瘫康复的误区,及时进行科学康复治疗,就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zzbx/112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