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救一名脑出血患者鄞医医生累得急性


中科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

患者为了感谢医护医院给医生送锦旗,很常见。但去病房给躺在病床上的医生送锦旗的,却很少听到。就在上个周末,医院脑外科一名患者家属跑到该院消化内科病房特别向他的主治医生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生伟大”四个大字。

患者陈老伯的家属去病房看望主治医生王慧晓

为什么患者要跑到病房给医生送锦旗?

昨天,笔者在医院见到了患者陈老伯和王慧晓医生,听两位当事人讲述锦旗背后的感人故事。

原来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王慧晓,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成功抢救了陈老伯后,自己却劳累过度,突发急性消化道出血。所幸经过救治,目前已康复出院。

为抢救患者,医生累得急性消化道出血

12月26日早晨7点30分,在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值班室,王慧晓医生刚洗簌完毕准备去交接班时,突发呕血:"当时我感觉喉咙有点痒,咳嗽了一下,这一咳不要紧,咳出来的竟是血……”,王医生顿感不妙,凭着他多年做医生的经验:“估计我胃出血了……”他赶紧去急诊做了胃镜检查,果然不出他所料,他被同事诊断出急性消化道出血。所幸的是经过四天的住院治疗后,目前,王慧晓已经回到工作岗位。

王慧晓今年48岁,是科室的业务骨干,平时身体健康。事发当天,他抢救了一名新来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陈老伯。

家住江东区的78岁陈老伯,7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被家人送至医院急诊科抢救.经头颅CT检查后发现陈老伯的脑动脉瘤已破裂出血,急诊科医生立马请神经外科医生会诊,王慧晓医生接到电话后立马赶到急诊,评估完陈老伯的病情后立马决定摘除这颗“定时炸弹”,否则陈老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王慧晓告知陈老伯两个儿子其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时,陈老伯的两个儿子听了慌得六神无主:“平常老爷子可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家里大小事都是他老人家做主,他老人家要是这次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全家该怎么办?……”陈老伯的两个儿子迟迟不敢做决定,从入院一直犹豫不决到第二天晚上6点,直到陈老伯儿子的小学老师张老师的出现,在她的再三劝说下,两个儿子才下定决心同意进行手术治疗。在这期间,王慧晓带领他的团队(两名医生、两名麻醉医生和两名DSA造影护士)一直在等待着家属做决定,随时准备战斗。

晚上6点10分,家属一签完手术知情同意书,刚做完3台手术的王慧晓医生二话没说立马为陈老伯做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围手术期的治疗很重要,晚上11点手术一结束王慧晓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持续24小时监护,为了能够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王慧晓医生索性当晚就呆在了ICU病床前进行全程陪护。

据王慧晓医生介绍:“陈老伯的病情突发比较急,手术做完,围手术期的治疗很重要,我们都是想尽办法,让患者能够安全地度过生命危险期。尤其像这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若再次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事后据王慧晓的同事透露估计王医生当晚着了凉,再加上之前已连续做完3台手术太劳累,第二天早上身体扛不住病倒了。

患者得救了,医生却病倒了

王慧晓医生带病看望患者陈老伯

在当天当班的十几个小时中,王慧晓几乎没停过,尽管之后因为劳累过度,他从抢救病人,变成了被同事救治,但一办完住院手续,王慧晓医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病区,看望患者。

王慧晓说:如果不去看一眼陈老伯,他住院也住不踏实,生怕陈老伯的病情再次出现变化,他就白忙活一个晚上了。再加上要和同事做好交接班工作,否则接班医生不了解陈老伯的病情。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医院神经外科,一年要抢救和治疗数千名危重病人,尤其是遇到这种脑出血患者,病情危急,有时候医院做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对于这些医生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不过这种抢救对于医生的身体和精力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王慧晓回忆:”有一次半夜三点,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医院为患者做手术,遇到难度大的手术,病人很可能一直抢救十几个小时,连续作战抢救都有可能。特别是像做这种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时候,精神压力比较大,稍不留神,动脉瘤破裂再次出血,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徐永康表示,脑外科患者病情突发急、凶猛,有时候一上手术台就真的没有退路了。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我们医生付出是无怨无悔的。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我们为医生的暖心行为和敬业精神点赞。同时也希望医生以患者为中心和患者对医务工作者多一份理解。

作者:张基隆郑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zzbx/111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