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好医生援青记这些都不是表演,而


图为陈水芳在青海省卫健委举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讲述援青工作。 青海省卫健委供图中新网西宁12月11日电题:“浙大好医生”援青记:“这些都不是表演,而是一种自愿习惯”中新网记者张添福自愿把“浙大好医生”15万元奖金捐给青海省海西州;Z21次进藏列车上抢救日喀则奄奄一息重症肺炎藏族小孩;医院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医院核心技术冲青海州县前列;构建移动随时精准“会诊网”、创建移动精细高效流程“院管网”、医院移动质控系统“智能网”……“留给我们奉献高原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需要倍加珍惜宝贵的援青时光,”浙江大医院呼吸内科专家陈水芳年选择援青,现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他说,“要把最好的经历与回忆留给青海,把最好的技术才华、长效机制与精神风采留给青海,做一个有情怀有价值的新时代可爱援青人。”陈水芳满怀深情。”带头把私人电话贴在诊室门口青海省海西州位于该省西部,面积约三个浙江省。主动成立院长接待日、带头进村入户、自愿把“浙大好医生”15万元奖金捐给海西州、自费近3万元购置20医院……在大家眼里,浙江专家陈水芳倾情付出,只为民众健康。而为了示范推行感动式服务,陈水芳带头把私人电话贴在诊室门口、轮椅上。而在陈水芳以身作则下,医疗援青团队7位专家都自愿把私人电话写在浙江援青专家工作室诊室门上,随时接受民众及本土医护的全天24小时的帮扶需求与紧急召唤,多次经历凌晨与半夜休息时间的呼唤与考验。 “这些都不是表演,而是一种自愿习惯”年12月底,陈水芳在Z21次进藏列车上抢救日喀则7月大奄奄一息重症肺炎藏族小孩,并护送母女一行3人提前在德令哈下车给予免费吃住救治并自费捐助多元;年4月,曾救助血小板低下伴颅内血肿同胞并捐助元;年6月,还全力救助了患骨肿瘤的残疾少女马在乃白,已让她恢复行走并开启崭新生活。“我相信,这些都不是表演,而是一种自愿习惯。”陈水芳说。而在陈水芳的带头下,医院捐赠了骨科显微手术器械、腹腔镜专业训练模具、气管镜探查训练模具等一批手术器械和教学训练模具。构建一张医网,让医疗更精准有效“传统的医疗远程会诊受时空、信息、资源等限制效率质量往往不高。”陈水芳为了实现让海西州域各族民众在家门口享受普惠可及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景,在浙江援青办支持下,医疗团队联合阿里成功开发了海西州移动医生“一张网”平台。医院外科医师薛顺录将胆囊术后3天患者的糖尿病问题,通过移动医生平台向浙江营养专家组发送会诊单。专家随时可通过手机看到该患者的门诊住院包括检验检查影像护理病程医嘱等几乎所有信息,还可以视频联系医患,保证了会诊质量及高效可及。“医院管理多依靠行政、纸质、人工、电话、内网等路径开展制度与流程的完善、执行与督导,缺乏刚性、效率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陈水芳带领团队,创建移动精细高效流程“院管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创伤中心已拥有5位掌握微创开颅手术技术的本土专家,大大降低了脑出血致死致残率;胸痛中心已培养2个有资质本土专家团队,有效挽救了多个心肌梗塞患者及家庭;成立了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及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目前本土团队已具备独立救治气管插管并应用呼吸机患儿能力……陈水芳介绍,该院医疗救治“五大”中心,在浙江援青的组团接力帮扶下,已取得硬核突破。目前,在浙江援青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医院本土专家已基本掌握80%以上的医院核心技术,广泛开展了无痛支气管镜、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腹腔镜、输尿管镜、微创颅脑手术、心脑与周围血管介入手术等技术,还相继成立了数个临床诊治中心、全国疑难病多学科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yzn/159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