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年龄段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


脑血管病是中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预后差,为探讨我国脑出血发病的可能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来自医院的罗玉敏教授团队对中国现实世界中不同年龄段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年6月的《NeurolRes》

·10./..

研究背景

脑血管病是中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来自全球疾病负担(GBD)的分析表明,从年到年,25岁起卒中的终身风险从22.8%上升到24.9%,中国年的风险为39.3%,脑出血(ICH)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出血性脑血管病比缺血性脑血管病危害更大。为探讨我国脑出血发病的可能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本研究试图按年龄组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现实世界中不同年龄段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我们需要明确各年龄脑出血患者的特点(包括发病率、性别比、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肿位置、死亡率,以及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于14医院信息系统(HIS),医院8家,中医院6家,分别来自7个省、2个直辖市。患者入组时间为年10月至年9月。脑出血定义为急性(48小时)神经功能缺损,并在影像学上有实质内出血的证据。入选标准为年龄≥25岁,发病于2周内,脑出血作为第一出院诊断,影像学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排除标准包括脑梗塞出血转化、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与外伤、脑肿瘤相关的脑出血。按年龄分组:25~44岁、45~59岁、60~74岁、75~89岁、90岁及90岁以上。参与者资料包括一般信息、住院时间、药物、住院费用、入院/出院诊断信息、医生处方、CT影像和临床结局。所有信息都经过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审核,然后由专业人员按标准程序清理合并。所有研究人员在参加研究之前都接受了标准化培训。脑出血的位置分析基于第一次CT和神经科医生记录的入院/出院诊断。血肿位置分为脑叶、丘脑或基底节区、小脑或脑干。合并脑室内出血(IVH)和多个部位的脑出血也包括在分析中。血管异常是指血管畸形、血管瘤等。

研究结果

患者一般信息:

研究共纳入名患者。基线特征包括平均年龄58(20)岁;37.2%为女性(),72.59%的患者()为初中或以下水平,76.41%的患者()为体力劳动者。这表明,大多数ICH患者为低学历的重体力劳动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将患者按年龄分组:25-44岁,45-59岁,60-74岁,75-89岁,90岁和90岁以上(表1)。结果显示,发病高峰年龄为45-59岁,占38.47%,而45-74岁的发病年龄占患者的68.75%。所有年龄段的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患者。25-44岁年龄段的男女患者比例最高,为2.36:1;45-59岁年龄段比例最低,为1.56:1。在所有年龄段,男性患者的吸烟和饮酒率均明显高于女性(表1)。

住院费用和时间:

25-44岁患者的住院费用最高,在50,至,人民币之间;其他年龄段的费用在10,至20,元人民币之间(表2)。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住院时间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频繁的住院时间是15-28天。除了年龄在90岁以上的患者外,几乎所有年龄段的患者都以医疗保险为主要支付方式。

血肿位置和死亡率:

表3显示了不同年龄组的血肿位置和死亡率。基底节/丘脑是不同年龄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在年龄大于75岁的人群中,脑叶和多部位出血更为常见。死亡率随年龄增长,74岁以下患者的死亡率波动于4.09%-5.93%,75-89岁和9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3.34%和34.09%。

合并症和并发症:

各年龄组主要合并症及并发症见表4、表5。主要合并症为高血压(71.66%)、脑梗塞(22.34%)、血脂异常(20.18%)、血管异常(11.53%)、糖尿病(9.59%)。本组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再发脑卒中、压力性损伤、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4%、5.98%、3.89%、2.30%和2.13%。合并症和并发症影响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程和预后,我们需要注意日常的临床实践,医院识别和治疗。

表1:不同年龄组的人口学特征

表2:不同年龄组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表3:自发性脑出血不同年龄组的血肿位置和死亡率

表4: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合并症分布

表5:不同年龄组的并发症分布

研究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脑出血导致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和死亡率增加。不同年龄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主要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分布不同。

讨论

心得

这项研究提供的数据表明,45-59岁是发生ICH的高峰年龄,表明45岁以上的人群是ICH预防工作的重点。根据GBD年的报告,女性和男性在55岁以下年龄段的发病率相似,但在55-75岁中男性发病率更高,75岁以上发病率持平。我们的研究发现,所有年龄段的男性比例都高于女性,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内源性雌激素对女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次,女性的生活方式更健康。此外,年轻男性的高血压、血管畸形和其他导致脑出血原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中国女性吸烟率很低(2.3%-3.1%),远低于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发现的女性平均水平11.3%(95%CI10.7-12.0),而女性饮酒率只有2%。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吸烟、饮酒观念有关。

大多数患者为初中或以下教育水平,体力劳动者是最常见的。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不良习惯,例如吸烟和饮酒。平均住院费用为24,元人民币(.3美元)(四分位数42,元)(.4美元),住院时间为15-28天。这些给中国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许多研究表明,脑出血造成的大部分负担可以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国家和地区应开展风险意识和脑出血预防的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低学历人群和体力劳动者。

基底节/丘脑是不同年龄段最常见的血肿位置。在年龄大于75岁的人群中,脑叶和多部位出血更为常见。这些与老年患者脑淀粉样血管病、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经常使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相关。不同年龄的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不同,可能导致药物治疗和预后的不同。研究表明,高血压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最为普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呈上升趋势。在中国,关于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和控制的人群比例不到20%,远低于英国或美国。加强人群的血压监测,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血压管理,将成为ICH最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的研究表明,高血压,脑梗塞,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和心律不齐是不同年龄段最常见的合并症和危险因素。这些主要合并症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我们应该加强45岁以上人群的血清学、脑血管和心血管、心电图(ECG)和心功能检查。

这项研究显示年轻患者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在老年患者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电解质代谢紊乱和压力损伤更为常见。因此,应注意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电解质状况。在这些患者中,应谨慎使用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例如脱水药和降压药,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测。

随着年龄的增加,ICH的死亡率也增加。74岁以下的死亡率介于4.09%和5.93%之间,而75-89岁和90岁以上年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3.34%和34.09%。我们的研究表明,患者的死亡率比其他研究报告的平均死亡率低得多。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医院医院,位于省会、直辖市或大城市。本医院的医疗条件、设施和人员水平相对较高。其次,一些因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而仅在急诊科就诊而尚未住院的重症患者未纳入研究。第三,由于某些文化和宗教原因,医院或其他地方死亡,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家里或家乡死亡。因此,他们的家人在临终前选择出院。最后,我们的结果仅显示院内死亡率,需要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的总死亡率研究以验证我们的发现。

本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不同地区的14医院,主要位于大城市。因此,这些数据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国家地理、社会和经济状况、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年龄和性别分布。此外,本研究是回顾性分析中国的现实世界多中心ICH数据。数据混合,以及一些数据的缺失,必然导致一定偏倚。最后,中医院在医疗保健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我们的结果可能无法反映这些挑战。

然而,现实世界中的HIS数据库作为一种开放的临床资源,为临床信息和科学研究资料的集成建立了一个平台。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独特优势。这项研究的样本量非常大,可以确保有足够数量的来自中国主要地区的不同年龄组的ICH男女患者。我们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统计学家合作,对数据库进行了清理和分析,该数据库充分挖掘了不同年龄组ICH患者的临床特征。我们的研究表明了ICH在当今国家的负担,并强调了改善中国血压控制的至关重要性。深入探索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征将使我们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制定适当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计划,并从战略上改善中国ICH患者的医疗保健政策决策和程序。

译者简介:

伍碧武,神经外科博士

医院神经重症主治医师,医院神经外科张义教授,目前在读博士,医院周良辅院士。主要从事高血压脑出血方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yzn/124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