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男子高空坠落重度颅脑损伤,住进IC


高空坠落受伤者

一般病情都会比较危重

如不慎撞伤头部

很有可能会直接危及到生命

  5月29日,余杭二院急诊来了一位从3米多的高处摔伤患者,在急诊、脑科中心、ICU、麻醉等多学科联合救治下,患者成功脱离危险。在重症医学科,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短短十余天,病人竟能下床走路了。

颅脑外伤情况危急

多学科保驾护航

  小沈,今年39岁,工作时不小心从高处坠落,头部胸部着地,送到余杭二院急诊时,小沈已经处于浅昏迷状态,面色苍白、神志模糊,对答不切题。为了能让小沈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余杭二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急诊室火速协调急诊外科、脑科中心等科室对小沈进行会诊,评估情况,与此同时,迅速为他开通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补充电解质等积极治疗。

  经过检查,发现小沈情况十分危急,头部有明显的血肿,头颅CT提示,颅内右侧额顶枕部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颞骨多发骨折等。“小沈的脑部出血较为严重,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不然有可能引起脑疝且危及生命。”脑科中心的医生说道。

  经过ICU、脑科中心、麻醉等多学科医生联合会诊及讨论后,最终决定了手术方案。在麻醉医师的保驾护航下,医生实施了全麻开颅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小沈被送到ICU继续治疗。

端午安康

早期康复介入

10余天后下床行走

  在重症医学科,起初小沈血压偏低,只有90/60mmHg,凝血功能较差。为了防止血压过低而导致脑和其他脏器血灌注不足,以及再次发生脑出血的风险,ICU根据病情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措施,护脑、减轻脑水肿、抗感染等等,经过治疗小沈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逐渐好转。

  “严重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记忆缺失、感知及认知障碍等并发症和后遗症,部分特重型颅脑外伤甚至会出现持续性植物状态。而早期重症康复治疗能减轻后遗症,促进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ICU主任鲁海燕介绍。

  小沈颅脑损伤较为严重,左侧肢体肌力为Ⅰ级,患肢关节几乎不能活动,如果卧床时间长,不但不利于早期恢复,而且更加容易加重肌肉的萎缩以及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了减轻小沈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尽早得以重返社会,术后第三天,在小沈病情稳定的情况下,ICU邀请中医康复科会诊,经过综合评估及讨论后,为小沈“量身”制定了康复计划。

  在康复治疗的协助下,小沈手术第5天便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脱机之后,增加了ACBT(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和坐——起、坐——站等训练。治疗期间,康复师每日间断性的为小沈做康复训练,使其患肢接受被动功能锻炼,改善患侧肌力及提高关节活动度。经过12天的综合治疗,小沈病情逐渐好转,并且在器械的辅助下下床行走,就在他成功离床行走的那一刻,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鲁海燕介绍说,颅脑外伤是很危重的疾病,不仅在起病初期提防新发的脑出血,合并的脑水肿、肺炎等,在度过生命危险期后,患者的身体机能康复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ICU在重视患者原发病治疗的同时,也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新疫情通报●

6月19日0-24时,无新增确诊病例。截至19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50例)。

来源:余杭二院、健康浙江

编辑:天天笑

责编:天天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yfzz/117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