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 https://m.39.net/disease/a_6320968.html(陈熙李超)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30年如一日,足迹洒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时刻将村民健康记挂心间,为村民送去温暖,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他就是年甘肃省劳动模范李爱军。
李爱军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缺医少药、看病难是普遍现象。为此,李爱军立志学医,用自己的医术为村民解除病痛。年,李爱军学校毕业以后,就和父亲一块在村上为村民看病。
“有一个这样的大夫我们看病,给我们服务,非常好。叫我们测血糖,我们自己都不测,他捎话叫,手机叫,有时候到家里测。”太京镇李家台子村村民郑引雄说。
他担任村医以来,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资料管理规范,各种报表上报及时,传染病监测到位。哪家的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吃什么药,什么时间随访,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疫苗,他的心里都有本账。有些村民患高血压,脑出血,常年卧床行动不便,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按时送药上门并随访指导服药。
“李大夫对我妈的病特别关心,尤其是对老人,高血压患者特别关心,相隔每段时间定点定时的测血糖、量血压。”太京镇李家台子村村民白桂林说。
“现在由于多方面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特别多,也年轻化了,这些病人我们管理定期测血压血糖还要监测用药,我们定期随访。”太京镇李家台子村卫生室医生李爱军说。
李爱军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医生的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不管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上班还是下班,无论哪里有病人,他都随叫随到,无怨无悔。有时一晚要出诊数次,来回折腾彻夜不能休息,有时刚端起饭碗,就有人来找看病,就是过年也没有清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
“晚上被病人叫醒是常有的事情。晚上叫我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比如小孩子发烧,或者有急症,这些我们一般都要起来处理,能处理的就尽量处理,处理不医院,再治疗、再确诊。”太京镇李家台子村卫生室医生李爱军说。
村卫生室面向的是农民群众,在村卫生室里李爱军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诊疗费,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
“以前的时候看病,有的人要欠账,因为条件不好,有的人欠了好几年不结,有时候我也不要了,这也是常有的事情。现在都交的合作医疗,看病都能报销,像有慢性病,用慢性病卡还能继续报销,现在是政策真的好。”太京镇李家台子村卫生室医生李爱军说。
为了提高诊疗水平,用精湛的医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之苦,李爱军多次参加培训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各类医学知识,同时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专家虛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
“作为医生要学到真本事,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经常用工作之余学习专业知识,年通过考试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现在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太京镇李家台子村卫生室医生李爱军说。
“李爱军同志他从为人处事,还有工作方面,我感觉都做得比较好。与村医之间都比较团结,与病人还有村民关系比较融洽。这几年我们给他安排了几个村,他是片长,对其他村卫生室的工作进行指导。”太京镇卫生院院长董定存说。
在疫情期间,李爱军第一时间投入本村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不仅及时和村干部进行广播宣传,还组织村民在村口设立卡点,严防输入性病例发生。30年来,李爱军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他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上级部门的肯定,连续多年被太京镇卫生院评为“年度先个人”。在年全省免疫规划检查中,被省卫生厅评为“甘肃省免疫规划工作先进个人”,年他被评为我区唯一的一名省级劳动模范。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村医成了做好农村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放弃休息、24小时随时待命,这是我们村医工作的常态化写照。现在全区有名村医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行走在乡村路上,全力以赴把好健康关、排查隐患,筑牢疫情防控一线,保护基层群众健康。”秦州区卫健局工会主席穆宏樟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kfhl/1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