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抗凝治疗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张海松刘薇翻译,马新华校对

背景:创伤性颅脑损伤(TBI,traumaticbraininjury)患者的最佳抗凝治疗(AT,anticoagulationtherapy)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正确的抗凝治疗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而(目前)TBI后AT数据有限,实际决策依赖于专家意见。此篇综述旨在对TBI后围手术期应用AT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严格评估。

方法:对文献进行全面回顾,总结颅脑损伤患者AT的相关资料。

结果:损伤前已进行AT的TBI患者需要进行急诊神经外科治疗,他们同时存在较高的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血肿扩大的风险。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剂降低了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新型口服抗凝剂或肝素治疗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维生素K拮抗剂。

简介

长期口服药物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发生创伤性脑损伤(TBI),这种临床情况对神经外科医生提出了重大挑战。在20岁及以上人群,约1%接受口服抗凝治疗(OAT,oralanticoagulationtherapy)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在70-90岁的老年患者中更高,几乎达到3%。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是房颤(46%),其次是心脏瓣膜病(15%)、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eepveinthrombosis)(12%)和外周动脉栓塞(8%)。OAT患者创伤性颅内出血(ICH,intracranialhemorrhage)的发生率估计为15.9%;在轻度和轻微头部损伤组中,这一比例分别为21.9%和4.8%。根据加拿大人口学研究结果,这种创伤性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在轻度TBI中特别高,约为先前报道比例(6%)的3倍。

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发生头部钝性创伤的死亡风险是未进行OAT患者的2倍。特别是创伤前OAT和轻度创伤性脑出血的老年患者可能出现长期神经学预后恶化的风险增加。华法林化患者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chronicsubduralhematoma)的风险至少是正常人的42.5倍。然而,有关OAT或抗血小板药物(AA,antiplateletagents)后CSDH风险的报道存在差异,接受OAT治疗的患者占全部颅脑创伤(ICH)患者的10%~12%。

创伤前接受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的TBI患者由于存在凝血机制失效和出血诱因,导致创伤后颅内出血的风险很高,凝血功能异常是OAT和TBI本身的结果。具有损伤前OAT的患者也存在更高的临床和影像学恶化的风险,特别是由于迟发性的血肿增大。因此,有希望的初始临床状态可能会迅速恶化,因此,纠正任何凝血异常都属于一线的治疗决策。

一项关于神经外科医生关于恢复抗凝治疗决策的调查显示,47.7%的神经外科医生每周至少面临一次关于抗凝治疗开始时间的两难选择;43.5%的神经外科医生回答说1个月后会重新开始,8.0%的人表示不会重新开始;59.4%的受访者表示主要依靠自己的直觉或过去的经验。

目前关于与OAT相关的TBI管理建议是基于专家的意见。因此,在考虑新型口服抗凝剂(NOA,neworalanticoagulants)和AA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对TBI后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进行最新的文献综述。

方法

使用Pubmed在线数据库系统进行搜索,同时选择性地手工搜索关键综述文献,包括英文文献、临床研究和综述文献。对个别书目进行了审查,以获得更多的相关参考文献。这些研究根据证据分类系统(表1)进行了排名,数据搜索的结果如表2所示。

各个部分的结论见表3。

TBI后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

预防颅脑损伤后深静脉血栓(DVT)或肺栓塞最合适的方法是采用梯度加压或间歇气动加压长袜,联用低分子肝素或小剂量普通肝素。药物预防对预防颅脑损伤后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尤为重要。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TBI患者DVT和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6%~20%和3.7%~6%。严重颅脑损伤(简明损伤量表评分≥3分)可使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增加1.24倍。根据多个报告,常规药物预防可将深静脉血栓和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降低到1%左右。对颅脑外伤患者在伤后24小时进行稳定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转载请注明:http://www.dpwlh.com/kfhl/10942.html


当前时间: